欢迎进入深圳市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追寻英雄足迹,坚定理想信念,体验红色文化,共筑中国梦想
乡村振兴

乡村振兴

【贵阳】乌当:以人才助力乡村振兴

鸟啼花幽蜂蝶舞,清风十里丽人行。眼下,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阿栗村的杨梅进入市场后供不应求,抖音橱窗里的布依灰豆腐得到顾客的五星好评,新成立的村集体公司让村民在家门口务工……如今,无论从环境到产业,还是从村庄到城镇,乌当一直以人才的视角讲述着乡村的故事。

“土专家”把技术带进果林

人才,尤其是乡村技术性人才,对推动乡村产业兴旺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关键作用。如何让乡村既有好产业又有高收入?阿栗村的杨梅种植就是“土专家”技术研发后的成果。

西南地区雨水丰沛、气候适宜,夏季的晌午,阿栗村的果林里杨梅、桃李挂满枝头,纷至沓来的游客为当地的杨梅产业发展打出了高分。

“杨梅种植一旦控制不好大小年,果农的腰包永远鼓不起来,不懂技术的果农太辛苦、太难了。”前些年阿栗村的果农总是讲着这句话。

所幸总有勤奋者善学习、好研究。阿栗村土生土长的果农李仁贵,从5亩果林开始,27年坚持深耕培育,从大小年调控到介壳虫治理,这片果林“实验室”让他和果农们牢牢端稳了饭碗,成为远近闻名的果树苗培育“土专家”。

采访中,李仁贵修剪完枝叶已是晌午,200亩连片果苗静谧生长。“以前不懂技术,果子一年好一年差,价格高的时候产量低,产量高的时候价格低,反反复复很多年,导致很多果农放弃种植外出务工。”回忆中的李仁贵感慨万分。

通过召集果农一起讨论,李仁贵提出以“调整修剪时间段”的方式调控大小年,他带着前期参与试验的果农,在挂果前挨家指导修剪,几番尝试下来,发现与常年相比,阿栗村的杨梅坐果率明显提高。连续5年下来,通过调整修剪时间改善产量问题、同时段喷洒解决介壳虫干扰等方式,阿栗村的杨梅年产量达到400万斤。

产量提升显著,种植方式不推自广。在李仁贵的带领下,返乡的青年纷纷加入种植。目前,已种植有樱桃、枇杷、桃子、秋锦梨等10多个品种的优质水果共3600余亩,形成“一年四季有花、三季有果”的格局。今年李仁贵被评为“身边榜样”,他表示:“不仅是我,还有许多果农通过深耕一片又一片果林,讲好乌当杨梅的稳产故事。”

自媒体打响文化品牌

非遗文化再生产如何带动村庄发展、实现营收?在非遗文化进入市场的背景下,偏坡布依族乡的自媒体创作者用文化内容来经营村庄。

在“筑创荟”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暨华为开发者&鲲鹏应用创新贵州区域赛路演现场,刚刚参加完硕士毕业答辩的布依族女孩陈星星站在了路演舞台上。“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尝到布依族的灰豆腐,来到我们这个美丽的小乡村,呼吸新鲜空气……”话音未落,现场已响起阵阵掌声,这是这位“豆腐西施”3年来在短视频领域助力家乡发展的缩影。路演结束,拿到银奖的陈星星回到偏坡乡的灰豆腐工坊,几个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清点订单,手上飞快地回复着顾客的消息。

陈星星的家乡偏坡距离贵阳市中心仅30公里,是贵州少有的“袖珍”美丽民族乡。随着乡村振兴号角吹响,在城里“种乡愁”的青年纷纷回到家乡,利用数据资源和互联网对布依文化进行再生产,将文化优势变为产业优势,助力家乡加快发展,陈星星便是其中一人。

2021年初,在偏坡乡党委的鼓励下,村子里陆陆续续有5位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,还在读硕士的陈星星也动了心。她起初尝试拍摄本地短视频,录制布依族山歌视频,偶尔做一些布依族美食灰豆腐发布到抖音上,没想到收获大量点赞,网友纷纷在评论区求灰豆腐的链接。陈星星便开始大胆尝试“布依文化短视频+美食制作销售”的互联网销售模式,同时联合村庄的留守妇女成立“布依妈妈”灰豆腐工坊,专门制作灰豆腐在平台橱窗销售,打开销售渠道以后,客人源源不断,附近乡镇的农家乐逐渐发来订单,豆腐工坊由一开始的2人扩展到现在的15人。

“刚开始平台点赞量只有几百,后来我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集中录制布依美食视频,获得了很好的流量,对我们的鼓励特别大,留在家乡发展的决心也越来越大。”陈星星在学习之余全身心投入互联网销售中。如今,“布依族陈星星”粉丝量已达到50万,布依族灰豆腐销售量达到20万余斤。下一步,“布依妈妈”灰豆腐工坊将注册品牌聚焦标准化生产,立足新媒体推广,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,继续擦亮“布依灰豆腐”名片。

村民边务工边学新技能

除了培养技术性人才外,乌当区还注重提升村民的种植水平。乌当区新场镇王坝村几经摸索,通过成立村集体经济公司、召集能人回乡,在增加土地产出价值的同时,提升村民的种植技能和模式。

“村里的村民农闲时候在其他地区干农活,一天才赚100块钱,吃住都在工棚里,离家又远。”玉米地里正在“抽天花”的王坝村党支部书记罗启文讲到几个月前的事情不禁感叹。对此,罗启文和村“两委”为村民能够有更多的劳动报酬下了一番功夫。

新年元旦刚过,王坝村村委会的灯就常常亮到深夜,为了解决村民农闲时节“远处务工难、近处工作少”的难题,罗启文每天都是最后关灯离开的人。经过多次征求村集体产业大户和务工返乡村民意见建议,结合调研考察,通过村“两委”带领支部、党员带头入股、群众自主参与的方式,王坝村“1+1”混合所有制公司贵州瑞赋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3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。注册资本80万元,本村44名村民共出资39万元,占股48.75%。目前,村集体公司种植230亩制种玉米,重点完成制种玉米的全程栽种及管护。

通过号召44名本地村民入股回家,并推选出两名职业经理人专职负责玉米制种基地的日常管护,每天根据制种基地的生长情况安排第二天工人,地里的活干完就和村民一起离开。就这样,“自家人”以种地为载体帮助“自家人”发财。村集体公司的副总经理周红来说:“以前总是看到罗启文在村里忙前忙后,房前屋后大小事他都尽心尽力,现在终于能够和支部书记一样在家里干事业了。”

玉米制种基地在雇佣村民的同时,还将科学标准种植方式传递给村民。通常情况下,在制种基地干完活,村民就能将最佳的玉米种植间距实践在自家的地里,长此以往,从而学得粮食种植的好模式。

“制种基地里高峰期需要60多个工人做工,村子里的村民都是上午干自家活儿,下午就在制种基地里帮忙,一天挣两份收入,干得好的村民一天能够拿到160元工钱。”回想当初村民外出务工,罗启文很庆幸“两委”召集起大家齐心协力成立的村集体公司,让村民在家门口拿到务工收入。

环顾深耕乌当区乡村的每一个村民和“新农人”,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精彩和成长。对他们而言,持续经营好村庄的产业、文化、公司是乌当区乡村振兴下一个阶段要继续探索的重要课题。